新闻中心
马德兴:各国联赛都为球队踢亚冠开绿灯,中超队却未获足协支持.
### **马德兴:中超球队参赛难题凸显,亚冠之路举步维艰**
作为亚洲顶级俱乐部赛事,亚冠联赛代表了亚洲足球的巅峰舞台。常年备受关注的这一赛事,不仅是各国足球文化的一场较量,也是展现国家足球水平的重要平台。然而,在其他国家联赛为球队踢亚冠纷纷“开绿灯”提供支持的同时,中国的中超球队却频频遭遇困境。据著名足球评论员马德兴透露,中超队伍在备战亚冠时似乎并未得到足协的充分支持,这一问题让中国足球再次深陷“扶不起来”的尴尬境地。
---
### **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联赛与亚冠的紧密联系**
竞技体育中,为国际赛事提供联赛调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例如日本的J联赛、韩国的K联赛在球队备战亚冠时,联赛赛程通常会主动进行调整,甚至某些情况下直接为参赛队伍休赛,让球队能够全力应对国际比赛。据统计,*近几年,日韩球队亚冠表现持续强势*,这与本土联赛对亚冠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联赛的主动支持不仅减轻了球员比赛负担,更为参赛队伍提供了充分的备战条件。
相比之下,中超球队的处境则显得十分孤立。*马德兴直言,中超球队在亚冠期间不仅面临赛程紧密的问题,许多队伍还不得不在国内联赛和亚冠之间艰难权衡,造成了体力透支和竞技状态严重下滑。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正是中国足协对亚冠赛事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的问题。*
---
### **缺乏支持的代价:中超球队屡现早早出局的尴尬**
最近几个赛季,中超球队在亚冠的整体表现可谓差强人意。反观2017-2018赛季,曾斩获荣耀的广州恒大、上海上港代表了当时中国足球的一种新高度。许多球迷将中超的英雄气概寄望在这些球队身上。然而随着足协政策的变化,*中超球队在备战亚冠时的资源配置明显下降,甚至经常出现国内联赛与亚冠赛程冲突的情况,导致俱乐部“顾此失彼”。*
就以2021年为例,*山东泰山队在亚冠中因缺少关键球员而显得阵容单薄,无奈遭遇连败出局;广州队也因连续补强失败和指挥混乱,早早退出竞争。*这些结果不仅让球迷感到失望,更让人不禁思考:如果国内联赛能够向亚冠赛事“输血”,或许中超球队能获得更多突破的机会。
---
### **他山之石:日韩模式的成功之道**
日韩球队近年来的亚冠成绩就是各级足球管理机构和联赛通力合作的体现。*例如,日本足协与J联赛一直坚持“重视国际赛事”的理念,在赛程安排上给予亚冠参赛球队极大的便利。同时,K联赛也通过协商为亚冠参赛队伍提供更多时间调整阵容和恢复状态。*因此,日韩球队不仅能够代表亚洲足球顶尖水平,同时也保持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这样的成功,与中国足协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马德兴在分析中指出,中超球队的失败不仅是技术的不足,更源于赛事规划的落后。**联赛的赛程过于固定,灵活性不足,中超俱乐部往往只能硬着头皮应对双线作战,这让球队深陷“战略失衡”的处境。
---
### **中超与足协的关系亟待调整**
如果中国足球想要真正迈入亚洲强队之列,显然需要重新审视足协与俱乐部之间的关系。**从日韩联赛的先进经验来看,一个联赛的国际竞争力,往往与足协的支持力度直接相关。它不仅关乎体育竞技本身,更涉及国家足球形象的打造。**坚定支持球队踢亚冠,将直接影响俱乐部的信心和亚洲赛场上的持续话语权。
中国足球距离亚洲巅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一进程,绝不是单靠球员个人努力或俱乐部的孤军奋战可以完成的。